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离婚诉讼的基本程序

  一、一般离婚案件有三个争议焦点问题:其一: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其二:离婚后子女由哪方抚养、抚养费如何支付;其三:家庭财产如何分割。如果夫妻双方对以上三个焦点问题,能够协商一致,就可以直接到民政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即可以节约费用,又可以节省时间。但黄律师建议,最好在去之前写好,并双方签字,这样把双方的意思表示固定下来,省得双方在民政局办手续时,因为一些枝节问题发生争议,从而避免要几次去民政局才能办妥的尴尬。

  二、立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仔细审阅提交诉讼材料,避免不必要麻烦的发生。

  1 、避免被告二个住所地的情况出现。根据有关要求,一方提起,立案时,应该提交法院的材料有:起诉状、书、身份证、财产清单。应该注意的是,在提起诉讼之前,应核对双方现在的住址是否与户口本或身份证上的一致。特别是被告的信息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住址,否则有的法院(如闵行)会让当事人提供被告现住所地的证据,一般是现住所在居委会的证明,这是非常麻烦的,当天立不上案不说,还要去被告居委会开证明,费力又求人。因此,立案之前核对提交的诉讼材料,避免出现被告两个以上的住址的情况应当引起注意。

  2 、规范书写起诉状。对起诉状的书写,最好套用固定的格式,这里,注意写明原、被告住址的邮政编码,以及双方的联系电话、手机,以方便法院与当事人联系。

  (二)关于提交财产清单的问题。因为离婚纠纷财产争议一并处理,加之法院是按争议财产数额收取费用的,因此,法院会让原告提交财产清单。黄律师还是建议当事人尽量少列财产数额,先少预交,这不是恶意避免向法院交费,而是因为起诉后,原、被告仍有庭外和解的可能性,也就是仍有协商致,的可能。但如果一旦协商一致,要撤诉,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只能退一半,因此,交的越多, “ 损失 ” 就会越大。而对于法院来说,因为可以根据审理的财产数额,责令原告补交诉讼费用,因此,法院可以通过这种救济途径收取应当收取的费用。

  (三)关于立案前后时间段的把握。立案后,要注意记住自己的案号,并询问立案人员何时案件可以转到民庭、或哪个法庭,而后及时与人员联系案件进度事宜。一般立案后,三天内可以转到民庭或法庭,因此,立案三天后打电话查询案件承办人员是可以查到的。

  (四)关于附带申请调查取证文书的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有些特定的证据,如银行存款情况、股票帐号情况等当事人不能在诉前调查,只能委托法院调查,或申请法院出具调查令调查。但如果对方一知道原告诉至法院,很可能就会立即将资金转移,因此,我们婚姻律师建议原告直接在诉状中附带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申请书或调查令申请书,并注明先查询再送达的理由,不至于 “ 打草惊蛇 ” ,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查询账上仍有大量资金,考虑采取,以求主动。

  三、答辩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一) 补足应提交的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之书,上海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有二种,一是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开庭前。如果是第二种举证期限,问题就不大了,在开庭前交纳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种举证期限,一定要按时交证据,否则,很可能被对方律师抓住把柄,处于被动。

  (二)注意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但是,由于法院开庭的时间,会影响双方庭外调解的进度以及成功率,因此,提早了解法院的安排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如果对方交纳了答辩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并收阅,这样可以了解对方的心里动态。[page]

  (三)不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虽然诉至法院,但这不意味着双方一定 “ 法庭上见 ” 。起诉到法院,在某种程序上讲,更能促使双方认识到客观事实,更能认真审视自己的离婚要求,反而使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期间仍与对方联系调解事宜,也是必要的。

  三、开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该带的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一定要带齐。法院一般让当事人做的陈述,最好前提写好,开庭一边看,一边说。由于原、被告所处的角度不同,准备的陈述材料也不同。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尽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以及事实陈述清楚,并配有相关例证。作为被告,应尽量围绕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不要强调对方某一点的陈述不符合事实,而要把握整个大的方向,不要被对方 “ 牵着鼻子走 ” ,陷入诉讼中的被动。

  在辩论阶段,听对方陈述时一定要聚神会神,不要为对方不中听的言辞气晕了头脑。对方说的不对的要点,要拿笔记住,然后继续向下听。在反驳时,要有条理地围绕自己的主张反驳。很多当事人在答辩时,往往按对方说错的地方,一条一条纠正,作为辩论提纲,其实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顺着对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对方的陷阱。

  四、宣判后,要仔细阅读法院的判决书,决定是否服判或上诉。

  一份判决书中有三部分最为重要: 1 、本院查明 …… , 2 、本院认为 …… , 3 、如下判决 …… 。 判决结果的基础,就是本院查明;判决结果的依据,就是本院认为。实践中,一点儿瑕疵都不存在的判决书很难找到,但并不是有了瑕疵就找到了上诉的理由。要看法院关键的判决所依据的事实是否真实、客观。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中,一审判决一旦生效,如果不是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只是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即使上诉,二审法院改判的可能性较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857483.html

离婚诉讼的基本程序的相关文章

离婚诉讼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离婚诉讼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从提起离婚诉讼离婚判决生效,要经历三个必经阶段。 第一阶段:起阶段。 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书、副及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

诉离婚的基本程序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2024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一、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 (一)公布聘用岗位及其职责、应聘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 (二)应聘人员申请应聘; (三)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四)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择优确定拟聘人员; (五)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样 《》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劳动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自我管理)

在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是一项基本原则,赋予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决策和监督权利。但在实践中,村民罢免村干部权利一直是备受关注话题。那么,村民是否有权罢免村干部呢? 首先要明确,村民罢免村干部权利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罢免不称职村干部...

律师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工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合同审查方法有几种问题没办法解决话,那么可以通过篇文章中整理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篇文章目录一览:...

协议离婚有哪些基本程序

1、受理离婚登记申请条件是: (一)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 (二)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姻登记处提出申请; (三)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当事人持有,协议书中载明双方意思表示以及对、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意见; (五)当事人持有内地姻登记机关或者中国驻外使...

关于虚假诉讼的基本法律规定(虚假诉讼可能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为了更好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站整理了一些与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虚假诉讼的法律特征相关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