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会不会打电话给公司呢?
在如今这个信用消费盛行的时代,不少人因为一时资金周转不开,选择了网络贷款,然而一旦出现还款困难,网贷逾期就成了让人心惊胆战的问题,尤其是不少借款人会担心:网贷逾期会不会打电话给公司呢?
这并非杞人忧天,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网友反馈,在他们无力按时偿还网贷后,催收电话不仅打到了本人手机上,还“顺藤摸瓜”联系到了其所在的工作单位,这让很多职场人士感到焦虑和困扰——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个人债务问题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会打电话到公司?
我们需要理解一个事实:大多数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或合法合规的网贷平台,在借款人申请贷款时都会要求提供一定的个人信息,包括紧急联系人、工作单位等信息,这些信息原本是为了确认借款人的身份真实性以及还款能力。
但有些平台在贷后管理中,为了提高回款率, 会采取外包方式进行第三方催收,而一些催收机构行为并不规范,甚至存在违规操作,比如频繁拨打借款人联系电话、骚扰家人朋友,甚至是联系其所在公司。
虽然这种做法涉嫌侵犯借款人隐私权,但在实际监管中仍难以完全杜绝。
法律层面怎么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办发〔2017〕141号) 中指出,各类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
-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也规定了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犯罪。
由此可见,即便你有逾期记录,也不代表催收方可以随意骚扰你的家人、朋友乃至单位同事,一旦催收行为越界,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保留证据,及时举报
如果遭遇催收人员威胁、辱骂、频繁骚扰等情况,请务必录音、截图保存证据,并向当地银保监局、互联网金融协会或警方投诉举报。
与平台协商还款计划
不要逃避问题,主动联系贷款平台说明情况,争取协商延期或分期还款方案,避免事态恶化。
不要轻信“代偿服务”、“征信修复”等骗局
市面上一些所谓可以帮助“消除逾期记录”的中介大多是打着擦边球赚钱,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骗钱又失信。
保护好个人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尤其是一些非必要场合尽量避免填写真实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信息。
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你认为催收行为已经严重干扰到你的正常生活,建议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至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第七条:
各类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
网贷逾期确实会影响到征信记录和个人信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被肆意骚扰。平台或催收人员若擅自打电话到你所在的公司施压,已经涉嫌侵犯隐私权和违法催收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忍气吞声,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建议大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意识,量入为出,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债务危机。
理性借贷、按时履约,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网贷逾期会不会打电话给公司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