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收到调解委员会通知短信,是真是假?该怎么办?
最近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和论坛上反馈,说自己因为网贷逾期了一段时间,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的短信通知,内容大致是提醒借款人尽快处理逾期款项,否则将启动正式调解程序,甚至可能影响征信记录或被起诉,面对这样的信息,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这是真的吗?还是诈骗?我该不该理?又该怎么应对?
收到“调解委员会”短信,先别慌!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调解委员会”这个机构,在某些地方确实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地区金融监管体系比较健全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建立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这类机构通常由银保监局、司法局、法院等多部门联合指导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民间借贷、消费金融、信用卡逾期等问题,提供一个非诉讼的纠纷解决途径。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网贷逾期的情况,那么收到类似的通知短信,并不一定是骗局,但也要保持警惕,一定要核实短信来源的真实性,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者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
为什么会收到这类短信?
你的逾期行为已经被上报至相关金融监管部门
- 很多正规网贷平台在用户连续逾期后,会将债务信息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或地方金融监管平台。
- 如果平台方认为催收无果,可能会将案件提交至当地的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尝试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
对方希望通过“官方机构”的名义施压你还款
- 有些催收公司为了增加威慑力,会伪装成调解委员会发信息,试图让你产生心理压力。
- 这类信息往往带有恐吓性语言,已立案”、“即将起诉”、“限制高消费”等。
你确实进入了调解流程
如果你之前与平台有过沟通,或者平台已经将你的案件提交给调解组织,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正式通知进入调解流程。
如何判断短信真假?这几点要记牢!
- 看发送号码是否正规:真正的调解机构短信,一般不会用私人手机号发送,而是使用统一的服务号或固定号码(如106开头)。
- 登录官网查询:你可以搜索所在城市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查看是否有相关通知。
- 联系平台确认情况:主动联系你所逾期的网贷平台客服,确认是否已将你的案件提交至调解机构。
- 切勿轻信陌生链接或转账要求:凡是以“交费取消黑名单”、“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要求你付款的,大概率是诈骗!
如果确认是真的调解通知,该怎么办?
如果你确认自己确实已经进入调解流程,那就要认真对待了:
及时回应通知内容
短信中会附带调解机构的联系方式、受理编号及时间安排,建议你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对方。准备相关证据材料
包括借款合同、还款记录、催收记录、截图等,以备调解过程中作为依据。争取协商还款方案
调解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你可以提出分期还款、减免利息、延长还款期限等请求。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你对调解流程不了解,或者担心自身权益受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己在调解中不吃亏。
遇到这种情况,这些法律知识你要知道!
以下是几个与网贷逾期及调解相关的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关于加快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鼓励通过调解方式化解金融纠纷,推动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矛盾解决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自愿、平等的原则,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逾期信息将依法纳入征信系统。
网贷逾期收到调解委员会通知短信,并不罕见,尤其在当前国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纠纷开始转向非诉渠道解决,无论是真是假,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你确有逾期行为,尽早正视问题,积极应对才是最理智的选择,与其躲避逃避,不如主动协商,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解决方案。
记住一句话: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合理维权同样重要,在面对任何“官方”通知时,保持冷静、理性判断,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关键词小贴士:网贷逾期、调解委员会、金融纠纷、逾期短信、调解通知、合法维权、征信影响、法律援助、还款协商、AI痕迹去除原创文章
网贷逾期收到调解委员会通知短信,是真是假?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本文纯属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版权信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