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询自己有没有被起诉
查询自己是否被起诉,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综合判断和操作,具体方法如下:
一、被动接收通知
1. 短信或电话通知
若被起诉,法院通常会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被告。短信中会包含案号、受诉法院、开庭时间等信息。法院书记员也可能在邮寄传票前通过固定电话联系被告核实地址。
2. 法院传票或起诉状副本
法院会通过邮政EMS邮寄传票或起诉状副本至被告的户籍地址或常用地址。收到此类文件时,需核对法院公章、联系方式等真实性,避免诈骗。
二、主动查询途径
1. 拨打12368司法服务热线
拨打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12368热线,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人工客服可协助查询是否有相关案件信息。
2. 微信小程序查询
通过微信搜索“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小程序(红色天平图标),登录后选择“我是当事人”,输入证件号、姓名和手机验证码,即可查看案件进展。
3. 法院现场查询
携带身份证到可能管辖案件的法院立案庭或诉讼服务中心查询。需注意,不同案件可能由不同法院管辖(如户籍地、合同履行地等),需提前确认。
4. 裁判文书网查询
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姓名检索是否有已公开的涉诉文书。但此方法仅适用于已审结并公开的案件,未公开或未审结案件无法查询。
三、其他辅助方式
1. 关注社交动态或他人线索
若怀疑被起诉但未收到通知,可通过社交平台(如微信朋友圈、抖音)或向共同联系人了解对方是否提及诉讼信息,间接获取线索。
2. 查询关联企业信息
使用“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输入对方姓名或手机号,查看其名下是否有企业或股权变动,可能间接反映财产线索或关联案件。
四、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
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5条,法院应在立案后5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若未收到通知,可能因地址错误或送达延迟,需主动查询。
防范诈骗:法院不会通过非官方号码发送链接或要求转账,需通过12368或法院官网验证通知真实性。
缺席风险:若未收到通知但实际被起诉,可能因缺席导致不利判决。建议定期通过上述方式主动核查。
通过以上方法,可综合判断是否被起诉。若仍无法确认,建议咨询律师或向多个管辖法院查询,确保信息全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