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需要对方身份证吗
一、法律要求:明确被告身份即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2条,起诉需满足以下条件:
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有明确的被告(姓名、住所等信息足以特定化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属于法院受理范围。
关键点:
无需身份证号:法律未强制要求提供被告身份证号,但需确保被告信息(如姓名、住所)足以让法院识别具体自然人。
例外情况:若被告为同名同姓者或身份存疑,法院可能要求补充身份证号等材料以排除歧义。
二、实务操作:如何获取被告身份信息
1. 基础信息范围(至少提供以下之一)
自然人的姓名、户籍地址或经常居住地(如租房合同、物业证明);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
联系方式(手机号、微信号等,辅助确认身份)。
2. 信息获取途径
交通事故案件:通过交警部门调取《事故认定书》,其中包含对方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保险公司等信息。
合同纠纷:从合同、转账记录、快递单据中提取对方姓名、地址。
委托律师调取:律师可持法院立案证明或调查令,到公安、工商等部门查询被告户籍或企业登记信息。
申请法院协助:立案后,可请求法院出具《补正材料通知书》,向公安机关查询被告身份证号(部分地区法院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