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区别
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区别
1.申请阶段:
-申请人向专利局提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等。此时专利局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看是否符合格式要求等。
-申请后获得受理通知书,表明申请已被专利局接收。
2.审查阶段:
-实用新型专利一般采用初步审查制。
-审查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形式要求、是否明显不具备新颖性或创造性等。
-若审查中发现问题,会通知申请人补正或陈述意见。
3.授权阶段:
-经审查合格后,专利局会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
-授权后,该实用新型专利受法律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
-授权标志着该技术方案获得了官方认可,具有独占性等权利。
总体而言,申请是开启流程,授权则是最终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果体现。
二、实用新型专利最长多久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时间通常在6-12个月左右。
1.一般情况下,专利申请受理后,经过初步审查,只要符合要求,就会在这个时间段内获得授权。
2.不过,实际授权时间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申请文件的质量,如果文件准备充分、清晰准确,能减少审查意见答复时间,有利于更快授权;还有审查员的工作负荷及审查进度安排等。
3.若申请过程中存在补正、答辩等情况,时间会相应延长。但总体来说,正常流程下,实用新型专利能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完成授权,为申请人提供一定的保护。
三、实用新型专利要实审吗
实用新型专利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
1.我国专利审查制度中,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初步审查制。
2.初步审查主要针对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和明显实质性缺陷进行审查。形式方面,如文件格式、内容完整性等;明显实质性缺陷例如是否明显不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要求。
3.与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不同,实用新型专利无需对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新颖性、创造性检索和评价等实质审查。这使得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流程相对简单快捷,能更快获得授权,但也导致其稳定性可能相对较弱。
以上是关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