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罪认定条件是什么
一、侵犯知识产权罪认定条件是什么
对于任何可能构成犯罪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需满足若干特定的法律要件。首先,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具备故意,即必须明确认识到他的行为将直接或间接侵害他人所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或者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但仍然选择实施该行为。其次,从客观角度来看,行为人的行为必须严重触犯到了关于犯罪行为的相关规定,例如,涉及到非法经营且金额较大,亦或是造成对应权利人的重大经济损失等等。除此之外,这样的行为尚须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是说,它损害了国家对于知识产权这一重要领域进行有效监管的制度,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二、如何避免侵犯知识产权
在决定提交或者实施专利技术前,务必进行深入的专利查新工作,以明确自身所提出的发明创造是否侵犯了其他权利人的专利权益。此项工作可依靠对现有专利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检索和分析,亦或是寻求专业型专利律师提供必要的法律意见。对于规模化产业及各类合法存在的组织而言,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运用、转让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样的举措将有助于提升企业或组织内部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降低潜在的侵权风险。
三、侵犯知识产权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径既是一种民间法领域内的违法侵权行为,同时也有可能上升至刑事违法层面。至于是否构成犯罪,则取决于所实施的侵权动作的性质以及其对被侵权方所引发的损害后果的严重性。而在知识产权保护这个议题上,侵权行为可能涉及无视他人的商标使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一旦对他人权益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就要承担以中止侵害、赔偿损失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责任。
以上是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认定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