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三个月,心情真的会崩溃吗?
网贷逾期三个月的心情变化
“我只是晚还了三个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是很多网贷借款人逾期三个月后最真实的心声,从最初的紧张焦虑,到中期的自我安慰,再到后期的无力承受——这三个月的心理变化,就像一场慢慢逼近的暴风雨,悄无声息却让人窒息。
第一个月:侥幸心理作祟
刚逾期时,很多人会觉得:“没事,就几天而已,下个月发工资就能还上。”这时候的心态多是自我说服型的乐观,觉得问题不大,只是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
但其实,从这一刻起,信用已经开始受损,平台也开始记录你的违约行为。
第二个月:焦虑开始蔓延
到了第二个月,催收电话接踵而至,短信轰炸不断,甚至有亲戚朋友接到联系。压力像一层层叠加的砖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个时候,有些人开始失眠、情绪失控,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三个月:绝望与麻木并存
第三个月往往是临界点,平台可能会将你列入黑名单,征信出现污点,严重的甚至面临法律诉讼或第三方催收介入。
此时的心情往往变得复杂:一边是深深的自责和恐惧,一边是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麻木。
有人选择逃避,有人试图协商还款,也有人开始正视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建议参考:如何应对网贷逾期带来的心理压力?
接受现实,停止逃避很多人在逾期后第一反应是关机、拉黑催收人员,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正视债务,才能找到出路。
梳理负债清单,制定还款计划将所有网贷信息整理清楚,包括利率、逾期费用、还款期限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收入能力,优先偿还高利息或即将起诉的贷款。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多数平台设有协商通道,比如延期、分期还款等政策,不要等到被起诉才想到谈判,越早沟通,越有机会争取宽限时间。
寻求家人或专业帮助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向信任的亲人倾诉,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不能忽视。
了解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面对催收骚扰、威胁恐吓等情况,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避免陷入二次伤害。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办发〔2017〕141号):
明确要求网络借贷平台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暴力催收,不得侵犯借款人隐私。
网贷逾期三个月,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心理煎熬。
它考验着一个人的承受力、理性判断力以及面对困境时的选择。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正视问题、及时止损,并勇敢地迈出解决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要盲目自责。
只要还有行动力,就有翻盘的机会。真正的失败不是欠债,而是放弃自救。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阶段,请相信:你并不孤单,办法总比困难多。
网贷逾期三个月,心情真的会崩溃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