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共同共有是指什么
一、房产证共同共有是指什么
房产证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房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具体阐释如下:
其一,权利平等。共同共有人对房产享有平等的权利,不存在某一共有人的权利优先于其他共有人的情况。不论共有人的出资多少、贡献大小等,在权利行使上均处于平等地位。
其二,不分份额。与按份共有不同,共同共有不划分各共有人对房产的具体份额。房产作为一个整体,由共有人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共同处分。
其三,产生基础。共同共有通常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或法律规定而产生。比如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一般为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共同建造的房屋,也多为共同共有。
其四,处分限制。在处分共同共有的房产时,需要经过全体共有人的一致同意,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若其中一个共有人擅自处分房产,该处分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效力待定。
二、房产证下来多久可以卖
房产证下来后,一般情况下随时可以卖,但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相费的影响。
从产权角度而言,取得房产证意味着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依法享有处分权,包括将房屋出售。然而,若房屋存在抵押、查封等权利受限情况,则无法正常交易。例如,房屋在银行办理了抵押且贷款未还清,需先解除抵押才能出售。
在税费方面,不同持有年限会有不同政策。如果房产证未满2年,出售时需要缴纳及附加,一般按照房屋售价的一定比例征收;通常也需要缴纳,不过若能满足“满五唯一”(房产证满5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等条件,则可免征。
此外,部分地区可能还存在一些地方性政策限制,如限购政策下,卖家出售房屋后可能会影响其后续购房资格等。总之,房产证下来后能否顺利出售,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非还建房有没有房产证呢
非还建房是否有房产证,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一是合法建造的非还建房。如果该房屋是在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按照相关规划和建设审批程序进行建设,且建设单位或个人已完成相关税费缴纳等法定手续,那么通常是可以的。相关部门会对房屋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房产证,以确认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存在违法建设情形的非还建房。比如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建设、在集体土地上违规进行开发建设等,这类房屋因违反规定,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办理房产证。相关部门会认定其为违法建筑,并可能依法予以处理。
总之,非还建房能否取得房产证关键在于其建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是否完成相关法定手续。
以上是关于房产证共同共有是指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