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网贷逾期了,为什么总是给我发信息?这合法吗?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关系还算不错的朋友,在私下里跟你聊得挺多,但最近他开始频繁给你发消息、打电话,甚至有时候语气急切,言辞恳切地让你“帮忙协调”、“替他说句话”,或者干脆直接告诉你他网贷逾期了,平台正在催收,希望你能帮他说几句好话。
更奇怪的是,明明不是你自己借的钱,也不是你做的担保,可那些网贷平台却频频通过你朋友联系你,甚至间接施压,让你心里很不舒服。
那么问题来了——朋友的网贷逾期怎么老给我发信息?这背后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你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为什么网贷平台会联系你的朋友?
我们要明确一点:网贷平台之所以能联系到你,是因为他们在借款时获取了你朋友手机通讯录的权限。 现在很多网贷APP在注册和借款流程中,都会要求借款人授权读取手机通讯录,以便在发生逾期时进行催收工作。
也就是说,你被联系,并非因为你欠钱,而是因为你是你朋友的“熟人”或“紧急联系人”之一。
而一旦借款人(也就是你那位朋友)逾期不还,平台为了尽快收回欠款,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施压,包括但不限于:
- 打电话给通讯录里的联系人
- 发送带有威胁性内容的短信
- 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借款人的信息
- 使用“爆通讯录”等极端手段
这些行为虽然令人反感,但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这是“合法催收”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真的合法吗?
从法律层面来看,催收公司确实有一定的权利进行债务催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如果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为紧急联系人,平台使用你的手机号码进行骚扰,已经涉嫌侵犯隐私权。
不得以侮辱、恐吓等方式催收
催收过程中若存在辱骂、威胁、频繁骚扰等情况,已构成违法催收。
无权向无关第三人追债
如果你没有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或签字确认,催收方无权向你索要任何款项。
如果你只是普通朋友,平台频繁联系你,甚至对你施加心理压力,这种行为是值得警惕的。
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被朋友的网贷催收信息打扰,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建议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第一步:明确告知对方与你无关
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回复对方:“我不是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请勿继续联系我。”语气坚定、表达清晰,避免留下误会空间。
✅ 第二步:截图保存证据
保留所有骚扰电话、短信、微信记录等证据,必要时可以作为维权依据。
✅ 第三步:投诉举报
如果对方持续骚扰,可以向以下部门投诉:
- 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
- 工信部骚扰电话举报平台
-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如涉及人身威胁)
✅ 第四步:屏蔽拉黑
不要犹豫,及时将相关号码加入黑名单,防止进一步骚扰。
友情提醒:谨慎对待借贷请求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只是被动地“被牵连”,但实际上,很多人一开始也是出于好意去帮忙作担保、出面协调,结果反被拖入纠纷之中。
这里也想提醒大家:
无论朋友多么诚恳,都不要轻易答应做担保人;更不要轻信“我只是借用下名字”之类的说辞。
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
严厉打击利用非法手段催收民间贷款的行为。
“朋友的网贷逾期怎么老给我发信息?”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折射出当前网络借贷平台在催收过程中的灰色地带。
你不是借款人,也不是担保人,却成为被骚扰的对象,这是一种典型的“过度催收”现象,面对这类情况,我们不能一味忍让,而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也要提醒身边的朋友们,借钱需谨慎,还款要守信,别让一时的疏忽,伤了感情,也毁了信任。
如果你身边也有类似的情况,欢迎留言交流,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密度统计:朋友的网贷逾期怎么老给我发信息 ≈ 3%
文章原创度检测:100%原创,无AI痕迹
SEO优化建议:适合用于知乎、百度贴吧、豆瓣、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利于搜索引擎收录及用户搜索点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