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不给合格证违法吗
新车不给合格证是违法的。
在购买新车的过程中,车辆合格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合格证是汽车生产企业随车配发的证明车辆合格的法定文件。
如果经销商或厂家未能向消费者提供新车的合格证,这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有权获得完整的车辆合法手续,其中就包括合格证。
没有合格证,车辆将无法正常上牌、上路行驶。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消费者对所购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处置。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违约。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关系,经销商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向消费者交付车辆及相关合格证明文件。未能提供合格证,就是违反了合同约定,消费者有权依据合同要求经销商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不给合格证显然剥夺了消费者的这些合法权利。
在遇到新车不给合格证的情况时,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与经销商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等方式,要求经销商尽快提供合格证,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
法律依据:不给新车合格证是违法的。汽车销售商延迟或者拒绝交付产品合格证的做法属于严重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销售商解除销售合同并赔偿相应损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经营者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合格证和发票。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