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权利人范围
赔偿权利人范围通常包括因侵权行为或其他法定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受害人本人,受害人依法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财产损害,依法有权请求赔偿义务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赔偿权利人首先是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本人。受害人本人因他人的侵权行为导致身体受伤、健康受损,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相应的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
受害人依法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也属于赔偿权利人的范畴。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比如受害人的未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的父母等。在受害人因侵权行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的情况下,被扶养人有权获得相应的生活费赔偿。
当受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成为赔偿权利人。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有权请求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赔偿权利人的认定,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案件事实来确定。在实际的法律纠纷中,赔偿权利人的范围和权利主张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法律关系的性质、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等。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