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程序怎么判
一、认罪认罚程序怎么判
在涉及到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的行为,应当基于其所犯之罪行的性质、情节及其对社会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衡量,并视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减轻惩罚。
而同样是对于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果他们并不具备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话,则在法律规定的刑期范围内,应给予从轻处罚。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刑法》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二、可认罪认罚案件怎么判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认罪认罚的程度将作为衡量量刑标准的重要依据,而量刑权则由人民依法行使。
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会参考并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进而对相关案件作出判决。
对于符合条件的认罪认罚案件,例如由基层法院管辖且情节较轻,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案件,被告人如能自愿认罪认罚,即可适用快速裁判程序进行审理。
三、认罪认罚后判得太重怎么办
1、若涉及一审诉讼程序,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行使上诉权利;
2、倘若案件已进入二审阶段,当事人则有申诉之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被害人和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持有异议者,自收到判决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之内,均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
而人民检察院在接到上述申请之后,应在五个工作日之内,依法作出是否启动抗诉程序的决定并及时回复申请人。
以上是关于认罪认罚程序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