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赃罪被害人可以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吗?
一、销赃罪被害人可以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吗?
对于任何形式的销赃行为,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其所带来的严肃法律后果——即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若个人明知、抢劫、诈骗或而来但不予以处理的财产和经济利益属于犯罪所得及其衍生的收益,却仍然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理销售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隐蔽、掩盖的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戒。
特别是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犯罪所得的财产涉及机动车五辆以上或者其总价值高达五十万元以上,那么惩罚力度还会进一步增加,涉案者可能遭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将面临罚款。
根据《刑法》及《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如果销赃鹦鹉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3、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4、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形之一的,则销赃者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可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
二、销赃罪可以吗
原则上是可以的,但需注意,任何形式的销毁和隐藏犯罪所得都被视为隐蔽或美化犯罪行为,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这样做可能会触犯“隐匿、误解犯罪所得利益罪”,将会面临最高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罚,以及相应罚金。
在特殊情况下,若犯罪者被判处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轻微且已表示悔过之意,并且预计不会再次犯罪,或者他的罪行宣告缓刑后不会给其所居住的社区带来重大不良影响,那么在这些情况下,犯罪者有可能被判缓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