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犯了罪如何才能争取减轻处罚

合飞律师1周前 (04-23)普法百科1

一、犯了罪如何才能争取减轻处罚

1、了罪可以争取减轻处罚的情形:

(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3)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如何减轻处罚

减轻处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二是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认为较重时,经最高人民核准,也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飞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52281.html

犯了罪如何才能争取减轻处罚的相关文章

犯了罪怎样能争取减轻处罚

一、犯了罪怎样能争取减轻处罚 1、及时自首; 2、争取立功或者重大立功; 3、主动退赃、赔偿; 4、切忌畏潜逃; 5、正确回答庭审发问; 6、恰当发表质证意见; 7、向合议庭提供从宽量刑的证据。 8、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实供述自己的行的,是...

刑法规定自首和减轻处罚的区别(自首减轻处罚能否突破量刑幅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一些关于自首减轻处罚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自首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解。 自首减轻处罚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

严重肇事逃逸如何才能减轻处罚

一、严重如何才能减轻处罚 自首方面: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倘若实施违法行为的人士在逃逸之后自愿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详细交代相关犯罪事实,那么这种情况下,自首将成为考虑从宽或者减轻刑事处罚的重要情节之一。 赔付款项和谅解事宜:若该行为人及其家属够全力以赴地对受害者或者其家属进行...

怎么为诈骗男友争取减轻量刑

一、怎么为诈骗男友争取减轻量刑 为了争取对男朋友的诈骗案件进行更为有利的量刑,我们可以采以下几个主要行动。 首先,应当全力配合司法机构的调查证工作,尽可详尽地解释事实真相并且主动地退还赃款或者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这样够有效地降低此类行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可以考虑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

精神病患犯罪怎么办,精神病病人犯了罪如何处

1、精神病人在不辨认或者不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犯罪如何减轻处罚

一、未成年犯罪如何减轻处罚 关于未成年犯罪所涉及的处罚问题,可通过多种途径争取适度减轻。倘若未成年罪犯能展现出诚挚的悔过之意,并积极主动地退还赃款或赔偿受害方的经济损失,那么这些行为都有可被视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的重要依据。借助于律师的专业辩护,我们可以详细阐述未成年罪犯的实际年龄、心理成熟程度以...

离婚,女人如何才能争取更多的权益

一、离婚女人如何才能争取更多的权益 1、离婚时果男方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则女方作为无过错方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并且要求男方少分夫妻共同财产。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包括:与他人同居、重婚、实施家庭暴力以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法律依据: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

离婚男方如何才能争取到孩子

一、离婚男方如何才能争取到孩子 1、离婚时男方争取孩子权的有利条件是: (1)、八岁以上孩子表示愿意跟随己方生活的; (2)、己方没有生育力,而对方有生育力; (3)、己方没有其他孩子,而对方有其他孩子; (4)、己方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2、 法律依据《》 第一千零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