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身份证件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买卖身份证件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买卖身份证件罪,买卖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严重危害身份证管理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买卖身份证构成犯罪,出售个人身份证也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如果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二)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
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二、盗用身份证件罪的构成要件
1、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这类证件不仅记载了大量公民,而且能够决定公民能否实施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因此,在依照国家规定的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一旦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一般而言都会给相信此证件效力的一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从而损害他们对这类证件公信力的信赖和对国家机关管理活动的质疑。对此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有启动刑罚的必要性。但如果将“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范围理解过宽,可能存在刑法打击范围不当扩大的问题。
三、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怎么量刑
盗用他人身份证件罪量刑标准是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没有量刑,可以对犯罪分子单独判处罚金。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是指行为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如果你遇到相似或是雷同的法律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你可以尽快的寻求律师的帮助,经过专业化的帮你解答或是提供解决方案。合飞律师网有27万+的甄选律师,你可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文书推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