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制造伪劣产品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合飞律师2周前 (04-23)普法百科2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制造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该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这里的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其次,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最后,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

对于制造伪劣产品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质量、销售情况、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主观故意等因素。同时,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证据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公正、准确地打击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伪劣产品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制造伪劣产品罪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49492.html

制造伪劣产品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