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行使因重大误解产生的撤销权
行使因重大误解产生的撤销权,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以明确的方式向对方表达撤销的意思,并可能需要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实现。
重大误解是可撤销合同的法定事由之一。当存在重大误解时,一方有权行使撤销权来撤销合同。
首先,要及时行使权利。法律通常规定了一定的期限,一般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定时间内,比如九十日。如果超过这个期限未行使,撤销权可能会消灭。
其次,行使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书面通知等明确的形式向对方传达撤销合同的意愿。在通知中,应明确表达基于重大误解要求撤销合同的意思。
再者,如果对方不同意撤销或者双方对此存在争议,可能需要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在诉讼中,主张撤销权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比如误解的事实、产生误解的原因等。
此外,行使撤销权后,双方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返还和等事宜,以恢复到合同未订立之前的状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大误解的认定是比较严格的,必须是对合同的重要事项存在实质性的错误认识,且这种错误认识并非当事人故意造成的。
总之,行使因重大误解产生的撤销权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权利的有效行使和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