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伤残认定标准,五级伤残如何划分

合飞律师1周前 (04-23)普法百科3
法律解析:

五级伤残是指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伤残认定标准中的五级伤残划分通常有以下一些特征和表现。

在身体器官方面,可能存在诸如四肢瘫(肌力 4 级)、单肢瘫(肌力 3 级)、双手部分肌瘫(肌力 3 级)等情况。

在运动功能上,可能有非肢体瘫运动障碍(中度),或者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认知功能障碍。

还可能出现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一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该眼低视力 2 级;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 或视野≤40%(或半径≤25°)等眼部问题。

耳部可能有双耳听力损失≥81dB;一耳听力损失≥91dB,另一耳听力损失≥71dB 等状况。

另外,脊柱骨折后遗 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双手全肌瘫肌力≤3 级等也属于五级伤残的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五级伤残认定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和专业机构的鉴定结果来综合判断。不同的损伤情况可能导致不同的伤残等级评定,在进行伤残认定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准确的伤残认定对于后续的赔偿、康复等事宜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48085.html

伤残认定标准,五级伤残如何划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