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在网上以威胁名义骗了1100什么罪

合飞律师2周前 (04-22)普法百科1

一、在网上以威胁名义骗了1100什么罪

请参考《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生效)的相关规定,诈骗金额3000元至10000元及30000元至50000元、500000元以上者,应当视为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

如有如下行为之一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酌情从重处罚:

(一)通过群发短信、打电话或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众多人群进行诈骗的;

(二)诈骗用于救灾、抗洪、优抚、扶贫、、救济、医疗等款项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进行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士、老年群体或丧失劳动能力者财产的;

(五)导致受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若诈骗金额接近“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且存在上述任一情况,或属于诈骗团伙首脑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四十九条

、诈骗、哄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二、微信威胁恐吓可以定什么罪

针对在微信上实施恐吓威胁的情况,可能涉及到。

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如果出现了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占或毁坏公私财物等,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惩罚。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导致秩序混乱也属于此类范畴。

对于家长在微信群中进行恐吓威胁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恐吓罪,即通过威胁他人生命、身体、自由、名誉和财产来制造危险的犯罪行为。

这种行为本身就违反法律,可以向警方报案。

至于微信恐吓是否会被判定为犯罪,这取决于具体情况。

若情节较轻,可能受到批评、罚款、拘留等处罚;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判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42198.html

在网上以威胁名义骗了1100什么罪的相关文章

投资名义骗取钱财的可什么罪

一、投资名义骗取钱财的可什么罪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若是行为人进行他人、非法获取他人财务等犯活动,便有可能会构成刑法中的诈骗罪这种情况下,如果涉及到的经济诈金额超出三千元人民币,那公安机关将对此予立案调查,对行为人实施法律追责程序。 对于那些诈公共及私人...

欠钱不还我可以威胁家人吗

对于欠钱不还的情况,威胁家人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威胁他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家人的利益,还可能导致法律问题。处理欠债问题时,应该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解决。 威胁家人是一种道德的错误。家人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他们无辜地卷入我们的问题中是不公平的。威胁家人会破坏亲情关系,...

谈恋爱名义骗取钱财的

一、谈恋爱名义骗取钱财的 谈恋爱名义骗取钱财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恋爱关系中,一方故意编造虚假理由,如家庭困难、投资需要等,诱使另一方交付财物,事后拒不归还或失去联系,这种行为就可能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借着谈恋爱的名义骗取财物

一、借着谈恋爱的名义骗取财物 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恋爱关系中,如果一方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如编造家庭困难、投资急需资金等理由,从另一方获取财物,且根本没有归还的意愿和能力,数额达到较大标准(通常三...

恋爱名义骗取刷礼物犯法吗

一、恋爱名义骗取刷礼物犯法吗 恋爱名义骗取他人刷礼物可能涉及犯法。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如果一方通过欺手段,使另一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刷礼物,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欺诈。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机构撤销该赠与行为,要求返还财产。 从刑事法律角度分析,如果这种取刷礼物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且符合...

给钱的名义骗炮不给钱犯法吗

一、给钱的名义骗炮不给钱犯法吗 若手段获得性行为而未支付费用,并不构成违法; 若交易存金钱收益,则有可能被视为卖淫或嫖娼行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可被处10至15天的拘留,并处罚款最高5000元;情节轻微者,将面临5天下拘留或罚款最高5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三...

恋爱的名义骗取钱财犯法吗判几年

一、恋爱的名义骗取钱财犯法吗判几年 恋爱的名义骗取钱财可能犯法。 如果取的钱财数额较大,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恋爱关系中,例如一方虚构自己的身份、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使另一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

合伙的名义骗取投资人资金后没有投资写借条算诈

一、合伙的名义骗取投资人资金后没有投资写算诈吗 倘若某人借贷过程中虚构事实并此作为投资手段,虽不可简单地认定为欺诈犯,但这取决于他/她是否抱有非法侵吞财产的意图。 根据现行的,一个涉嫌欺诈的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主观方面表现出故意及非法侵吞他人财产的意图;并且客观方面实施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