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有录音依据,自己自杀还受追求刑事责任吗
一、犯罪分子有录音依据,自己自杀还受追求刑事责任吗
针对已故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会豁免对其的刑事法律追责。
首先,当被指控之人亡故后,刑事责任将不再予以追究,然而,其民事法律责任却依然具有可追溯性,责任应由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继承人在他们所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承担。
若犯罪嫌疑人的离世已经引发了附加,那么该项诉讼便可持续进行,只需更改被告人为犯罪嫌疑人生前留下的继承人;倘若在犯罪嫌疑人死亡之时并没有提出附加民事诉讼,那么便需要单独发起一项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
最后,在民事赔偿方面,应以犯罪嫌疑人遗留下来的遗产作为赔偿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此有明确规定,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录音证据怎么才能有效
视听资料作为证据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获得法律的普遍认可和肯定。
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录制所得的音频或视频材料便可视为视听资料,并能在诉讼纠纷的场景中作为有力的证据予以展示。
要确保录音证据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需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录音过程应遵循正当途径,不得采用非法手段如窃听等方式获取信息,以免侵犯他人,导致所获录音资料因手段不合法而无法被采纳为证据;其次,对方在对话中所表述的观点必须是其真实意愿的反映,不受任何外界压力或威胁的影响;再者,录音资料的内容必须具有真实性和连贯性,不得经过人为剪辑处理,以保证其原始状态的呈现。
谈话内容的音质也需保持清晰,同时对待证实案件的关键部分应有准确、完整的记录;最后,如果能够得到其他相关证据的支持,将更有利于增强录音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