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一、过失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 主观层面存在显著差异。
2. 影响定罪判决的因素各异。
3. 在惩罚方面,过失犯罪普遍比故意犯罪轻微。
基于过失的主观恶意远不及故意严重,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过失犯罪的界定与故意犯罪相区分,特点包括:所有过失犯罪都必须产生危害后果作为必要条件;而故意犯罪则未必需要。
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既非追求,亦非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应预见而未预见,或者已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主观上坚决反对此种危害结果的出现,因此其主观恶意相对较小。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故意犯罪期间过失犯罪怎么处罚
缓刑期间内再次犯罪者,应视为故意犯罪,原缓刑将与余刑一同执行;若缓刑犯在后仍符合,可再受审一次。
根据《刑法》规定,缓刑罪犯若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或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曾有他罪的,缓刑将被撤销,并对新的进行审判,执行前后两罪的刑罚。
缓刑罪犯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相关部门的监管规定,或违反判决中的禁令,情节严重者,缓刑也将被撤销,执行原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