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会罚多少钱
一、会罚多少钱
1、如果法律没明确说明要给多少的话,至少得有1000块钱。
2、那么如果是明确说了要交多少钱那就照着说好的掏吧。
3、那要是又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又赚了钱或者犯了罪啥的,就按照你赚的或者犯的金额,给你一个固定的比例或是倍数的罚款。
还有,就是对于小朋友们这种情况,应该稍微减轻点或者免去罚款,不过最起码的罚款金额肯定不能比这还少——五百块。
说到这里重点来了,虽然帮信罪看起来像是罚款,实际上这是罚款加水啊!也就是说,哪怕法律规定罚多少,你也至少得掏得出1000块钱来。
再者,如果有明文规定的罚金数量,你就得乖乖地付人家想让你掏的那部分了;如果是违反了规定,根据你赚的或者犯的金额,给你一个固定的比例或是倍数的罚款就是!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小朋友们,我们还是会视情况而定酌情从轻发落,但是基本的罚款金额千万别低于五百元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五十二条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二、帮信罪小头目量刑多少
涉及支付结算金额高达20万元以及违法所得达1万元的帮信罪案件,通常会判处罪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事惩罚。
关于帮信罪的具体量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支付结算金额超过20万元的情况;其次,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其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况;再次,违法所得超过1万元的情况;另外,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但在两年内又再次参与此类犯罪活动的情况;此外,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的情况;最后,收购、出售、出租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数量超过5张(个)的情况;以及收购、出售、出租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卡数量超过20张的情况;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三、帮信罪与掩隐罪的理论和实践区别
首先啊,这个瞒报犯罪事实和帮忙支持犯罪活动这两种概念还是有所差别的!它们分别体现在:
1、对事情本质了解程度的截然不同:想要被定性为瞒报犯罪事实的话,那就得要行为人明确知道他正在帮助的那个上游行为实际上就是犯罪或者说违反法律的行为;但是,帮忙支持犯罪活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需要意识到上游行为很有可能会涉及到犯罪就可以了;
2、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节点不一样:瞒报犯罪事实通常都是在犯罪行为已经发生后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事后的协助行为;帮忙支持犯罪活动却是在犯罪行为进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于犯罪的成功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3、证明这些行为存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如果想让瞒报犯罪事实成立的话,那么犯罪行为必须已经完成才行;但要是想证明帮忙支持犯罪活动的存在,那就得证明这个协助行为跟上游犯罪之间构成了。
四、帮信判决书多久会下来
通常情况下,审判结果会在你被四五个月左右宣布出来。
当然,有时候也是可以更快的,前提是你犯的罪行较为轻微,那么可能只需要等待一两个月就能知道结局了;要是罪行比较严重的话,那就得做好准备,安心等待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听到宣判结果。
1、咱们国家的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开庭之后多长时间内得出判决,它只是规定了整个案件的审理时限。
2、这个审结期限,就是从你的案子被立案的那一天开始算起,到最后判决或者调解书送到你手上为止这段时间。
但是,公告期啊、鉴定期间啊、还有你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时候,以及法院之间因为管辖问题产生争议的时候,这些都不算在里面。
3、按照法律规定,法院审理案件,应该在收到案件后的两个月之内给出判决,最晚不能超过三个月。
如果你的案子适用的是简易程序,那么法院应该在收到案件后的二十天内完成审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