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污秽物品怎么认定
传播淫秽物品的认定主要从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行为、主观方面等方面综合考量。
传播淫秽物品罪是指以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为表现形式,扰乱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管理秩序,危害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行为。
在认定传播淫秽物品时,首先,对于“淫秽物品”有着明确的界定标准。一般来说,包含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内容的物品可被认定为淫秽物品。
其次,传播行为是关键要素。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互联网上发布、发送电子邮件、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传播、在公共场所展示等,使不特定多数人或者特定多数人能够接触到这些淫秽物品。
再者,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即明知是淫秽物品而进行传播。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所传播的物品属于淫秽物品,且这种不知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不构成犯罪。
此外,还会考虑传播的范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因素。比如,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会被更严肃地对待。
需要注意的是,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更对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危害。我们应当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六十四条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制作、复制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组织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