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债务 > 正文内容

民事欺诈赔偿少于二倍怎么办

合飞律师4个月前 (01-08)金融债务4

民事纠纷中,欺诈行为往往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八条规定,因欺诈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很多人在遭遇欺诈时,发现实际赔偿金额低于损失的二倍。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一、民事欺诈赔偿少于二倍怎么办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三条规定,因欺诈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加害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该条规定,欺诈行为的赔偿金额一般不低于损失的二倍。

但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民事欺诈案件时,并不是机械地按照“二倍赔偿”原则判决。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 欺诈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 加害人的过错程度;

3. 受害人的损失情况;

4. 加害人的经济状况;

5. 其他应当考虑的情形。

如果法院认为欺诈情节较轻,或者加害人过错程度较低,或者受害人自己也有过错,或者加害人无力赔偿二倍损失,则可以酌情减少赔偿金额。

二、民事欺诈如何计算损失

在民事欺诈案件中,损失计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四条规定,因欺诈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包括以下方面:

1. 实际损失:即因欺诈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

2. 预期利益损失:即因欺诈行为而丧失的合理利益。

在计算损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应当分别计算;

2. 损失计算应当以客观证据为基础,不能主观臆断;

3. 损失计算应当公平合理,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三、民事欺诈赔偿中违约金的处理

在民事欺诈案件中,受害人往往会主张违约金。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在欺诈行为中,违约金的处理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欺诈行为与违约行为同时存在,且欺诈行为是违约行为的根本原因,则可以同时主张欺诈赔偿和违约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73392.html

民事欺诈赔偿少于二倍怎么办的相关文章

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民事欺诈罪要怎么去判处?

  但是大家经常在新闻上会看到关于欺诈行为的报道,欺诈行为构成之后会认定为民事或刑事欺诈罪,而民事欺诈罪相对来说比刑事欺诈罪的罪行还是稍微轻缓一些的。那么民事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欺诈罪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的人法院应当立案:   1、原告是...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什民事欺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骗罪,骗罪就是通过非法占有的目的,用虚构的实或者隐瞒情的真相来骗取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而骗通常包括民事诈骗与刑事诈骗,那两者之间存在什区别呢?下面一起来具体的看一下吧。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区别:   民事欺诈是属于民事违法,而刑事欺诈违法,...

民事欺诈和刑的界限是什(民事欺诈和刑的界限一样吗)

案件基本实 被告人黄某章,男,1970年10月2日出生。2012年10月19日被捕。 福建省莆田市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黄某章犯强奸罪,向莆田市中级人法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黄某章表示,其主观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强奸罪。其辩护人指出,黄某章及金鞋模公司目前尚未资不抵债。以伪造的产权证书作为抵...

欺诈行为法律上怎么界定(我国对民事欺诈行为的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而导致自己没有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在我国遭受民事欺诈归哪管,如何认定欺诈行为?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在我国遭受民事欺诈归哪管 公遭受到民事欺诈行...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 如何赔偿,价格欺诈如何处罚?

商家如果存在价格欺诈情形的,需要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给予惩罚性赔偿,具体金额相当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的3,但如果此金额不到500元的,需要直接向消费者赔偿500元,以避免此种违法行为的出现。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商家价格欺诈如...

经营者欺诈赔少倍,经营者欺诈行为赔偿少倍

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500元,当然这是消费者要求增加的赔偿数额不超过五百元情形下下的赔偿数额。更一般的情形下,经营者需要赔偿的数额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是服务价款的三。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2、 3、 经营者实...

遭遇民事欺诈怎么办?三步教你合法维权不踩坑!

遭遇民事欺诈怎么办?三步教你合法维权不踩坑!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对方故意隐瞒真相、虚构实,导致你签了合同或付了钱,后才发现被骗?比如买房时中介夸大房产价值、合作时对方虚假承诺收益……这些行为可能构成民事欺诈,但普通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你识别民事欺诈的“套路”,并合法维护自身权益。**民事欺诈的“坑”,你踩过吗?...

遇到民事欺诈怎么办?这些步骤一定要记牢!

遇到民事欺诈怎么办?这些步骤一定要记牢!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对方承诺的"高收益理财"变成血本无归?或是买房时卖家刻意隐瞒房屋质量问题?这些行为可能已经构成民事欺诈,当发现自己的权益被骗行为侵害时,关键是要及时行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民事欺诈的"破局关键"民事欺诈的核心在"故意隐瞒真相&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