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伤残是什么程度
七级伤残是比较严重的伤残程度。
伤残等级是根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七级伤残意味着身体受到了较为显著的损害。
在具体表现上,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可能出现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等;头面部损伤时,可能存在一眼盲目 3 级以上,或双侧眼睑严重畸形等;脊柱损伤导致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 75%以上;胸部损伤致使胸廓畸形,胸式呼吸受限等;腹部损伤导致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等;肢体损伤导致双上肢或双下肢长度相差 8.0cm 以上,或单手部分肌瘫肌力 3 级以下等。
七级伤残会对伤者的生活、工作等产生较大影响。在法律上,涉及到等相关问题,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多项费用。同时,七级伤残的认定需要通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严格评定。评定时会综合考虑伤者的受伤情况、治疗过程、恢复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伤残类型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差异,准确的评估和认定应以专业鉴定结果为准。
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4.1
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
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
4.2
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