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同意送养而无法办领养证
这种情况下收养关系是不合法的,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和风险。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如果双方同意送养但无法办理领养证,这意味着该收养行为没有经过法定的程序和认可。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送养方或收养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存在某些障碍。
在法律上,没有合法的领养证,收养关系就不被法律所承认。这会带来很多潜在的问题。孩子的权益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为没有合法的收养关系,孩子在法律上的身份可能不明确,在享受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收养方来说,可能面临无法对孩子行使合法监护权的情况,比如在孩子的教育、医疗决策等方面可能会受到质疑。
如果日后出现纠纷,双方可能都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送养方可能会反悔要求要回孩子,而收养方可能因为没有合法手续而处于不利地位。而且,这种不合法的收养行为还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和风险,双方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办理收养手续。如果遇到困难或障碍,应及时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才能确保收养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保障孩子和收养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第四条
收养关系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成立收养关系的登记手续。夫妻共同收养子女的,应当共同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方因故不能亲自前往的,应当书面委托另一方办理登记手续,委托书应当经过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证明或者经过公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