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造成受害人损失民法如何规定
一、未成年人犯罪造成受害人损失民法如何规定
在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我们通常会看到,民事责任被要求全部由其法定承担;若未成年人本身拥有财产的话,则可以用他们自身的财产来支付赔偿费用;如果仍无法完全支付这笔赔偿费用,则监护人必须继续进行赔偿。
如若其行为侵犯了他人权益,导致受害者人身受损,法律规定须向受害方提供必要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各种与治疗和康复所需相关的合理费用,以及因为受害人工作受阻而导致的收入损失。
若受害者因此致残,还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及金;若不幸身亡,尚需承担丧葬费并支付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二、法律中规定未成年犯罪进监狱吗
鉴于各种复杂情况的存在,相关法律条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未硬性规定所有未成年犯罪者皆需承受牢狱之灾,或者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若未成年人均龄尚未达到法定成年人年龄(即14岁),则由于他们涉世未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与行为控制能力,即便其行为构成犯罪,亦无法对其施加刑事处罚。
正是出于对此特殊群体的关爱以及社会保护的需求,我国法律针对未成年犯罪问题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就具体执行而言,我国法律秉持着“为主,惩罚为辅”的根本原则来处理这一议题。
三、组织2个未成年陪侍算什么罪
涉及指控两名义务阶段未成年人实施性服务活动的案件中,嫌疑犯将可能被定性为,这是该犯罪刑事责罚的一种加重情状。
在这种情况下,执法机关将依据法律规定,通常会对嫌疑人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且还要对其进行罚款制裁;但如若情节恶劣,情节严重,则有可能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同时还需缴纳或没收个人拥有之财产。
如若有任何人为组织卖淫者招募、运送人员,或者存在其他协助他人进行卖淫活动的行为,那么这些人也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罚款的严厉惩罚;而如果情节严重,他们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款责任。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造成受害人损失民法如何规定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