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用双方都报警吗
打架后不一定双方都要报警,任何一方都可以报警。
在打架事件发生后,报警的主动权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通常情况下,如果一方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者现场情况较为复杂、严重,就可以选择报警来寻求警方的介入和处理。
任何参与打架的一方都有权报警,无论是挑起事端的一方还是被卷入其中的一方。报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警方及时了解情况,制止可能的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并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一方报警后,警方会迅速赶到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和勘查。他们会询问当事人的情况,收集相关证据,如现场的痕迹、证人证言等。根据具体情况,警方可能会对涉及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解、行政处罚或刑事立案等。
即使只有一方报警,警方也会全面调查事件的经过和责任。他们不会仅仅依据报警方的陈述来做出判断,而是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证据。如果另一方对警方的处理结果有异议,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提出申诉或异议。
如果打架事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人员重伤或死亡,那么报警可能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当事人,其他目击者或相关人员也有义务及时向警方报告。
总之,打架后报警的权利属于任何一方,而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公正的处理和调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