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到过期产品怎么赔
消费者买到过期产品,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赔偿。一般来说,经营者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的十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当消费者不幸买到过期产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首先应保留好购买过期产品的凭证,如购物小票、发票等。然后,可以与销售者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如果销售者拒绝赔偿,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请求其介入调查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果,消费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期产品的认定,应当以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为准。如果销售者声称产品是在保质期内变质的,应当由销售者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产品在销售时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总之,消费者在购买到过期产品后,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销售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也希望广大经营者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商品的管理,确保所销售的商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