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
未赡养老人不一定就绝对不能分割抚恤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其目的是对死者家属进行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在涉及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的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抚恤金的分配并非单纯按照是否赡养老人来决定。如果未赡养老人的一方有正当理由,比如长期在外工作、生活困难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但在其他方面对家庭或老人有一定贡献,那么在分配抚恤金时,不应完全剥夺其份额。
其次,即使存在未赡养老人的情况,法院在判定时也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该人与老人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往的家庭关系状况、是否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等。如果未赡养一方与老人关系较为疏远,或者在以往的家庭关系中存在严重过错,那么其分割抚恤金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此外,还要看其他继承人的情况。如果其他继承人都尽到了赡养义务,且对老人的照顾和付出较多,那么在分配抚恤金时,他们可能会获得相对较多的份额,而未赡养一方的份额则会相应减少。
总之,在处理未赡养老人能否分割抚恤金的问题时,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各种因素,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赡养作为唯一标准。法律的目的是追求公平和正义,要在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分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