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被判为互殴罪呢
一、怎么会被判为互殴罪呢
在我国刑法没有互殴罪这一单独罪名。通常所谓的被判定为互殴情况,是基于以下情形:
(一)主观方面
双方都有伤害对方的故意。例如在一些事件中,双方并非一方单纯的,而是都积极主动地实施攻击行为,具有伤害对方身体的主观想法。
(二)客观方面
双方都实施了伤害对方的行为。比如互相拳打脚踢或者使用工具攻击对方等,并且这种行为导致了一定的伤害后果,如轻微伤、轻伤甚至重伤等。在司法实践中,互殴往往是根据双方的行为表现、证言、监控录像等证据综合判断,如果双方都存在攻击对方的故意并且有实际的攻击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互殴行为,从而根据伤害结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二、怎么动手不算互殴行为罪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动手可能不算互殴行为:
(一)正当防卫
1. 当面临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的制止不法侵害的动手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例如,有人正在实施,受害者为了阻止抢劫者对自己财物的而进行反抗动手,这就是正当防卫,而非互殴。
2. 若不法侵害具有紧迫性、攻击性,防卫人动手的强度只要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都应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如面对持刀行凶者,用棍棒进行抵挡反击。
(二)
如果是为了避免一个更大的危险而动手造成他人一定损害的,可能构成紧急避险。例如,为了避免失控的汽车冲向人群,将路边摊位推倒以阻挡汽车,这种动手行为属于紧急避险而不是互殴。
(三)合法的自助行为
当自身权益被侵害后,在来不及寻求公权力救济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证据、挽回损失等目的而进行的合理动手行为。例如,发现有人偷自己的东西,在等待警察到来前为了防止小偷销毁证据而进行的必要控制行为。
三、怎么还手才不算互殴罪呢
在面临不法侵害时,还手是否构成互殴需要从多方面判断。
(一)正当防卫的情况
1. 必要性:如果对方先实施暴力行为,还手是为了制止对方的不法侵害,并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例如,对方挥拳打过来,为了避免被打到而进行适度阻挡或反击,使对方失去继续侵害能力即可,这属于正当防卫,不算互殴。
2. 即时性:还手必须是在遭受侵害的当时进行,不能在侵害结束一段时间后再报复性还手。比如,对方打完一拳后已经停止侵害行为开始转身离开,此时再去攻击对方就可能被认定为互殴。
(二)符合法定的特殊防卫情形
当面对正在进行的杀人、抢劫、强奸、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采取防卫行为,即使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也不属于互殴,而是正当防卫。
总之,判断还手是否构成互殴关键在于还手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是为了抵御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
以上是关于怎么会被判为互殴罪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