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的方式有什么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方式有什么
预防职务犯罪可从多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教育。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使其明确职务犯罪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筑牢防线。
二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三是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作用。内部监督方面,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察等机构,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外部监督方面,鼓励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监督合力,使公职人员的行为始终处于监督之下。
四是严肃惩处。对于发现的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加大惩处力度,提高犯罪成本,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警示其他公职人员不敢犯罪。
五是推进政务公开。将政务信息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职务犯罪判十年的条件
职务犯罪被判处十年的罪犯,申请假释需满足以下条件:
其一,执行刑期要求。需实际执行一定刑期,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即该职务犯罪罪犯需实际服刑至少五年。
其二,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这表现为在服刑期间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教育学习和劳动改造活动等,有真诚悔罪的态度和行为。
其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通过对罪犯的日常表现、心理状态等多方面评估,确定其释放后不会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职务犯罪罪犯的假释,会从严掌握。若该罪犯属于因、犯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且同时构成的,不得假释;若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不具备悔改表现等情形,也可能无法获得假释。
三、职务犯罪能不能假释
职务犯罪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可以假释的,但相较于其他犯罪,假释的适用更为严格。
一方面,假释的一般条件需满足。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另一方面,针对职务犯罪,根据相关规定,对因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等职务犯罪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或者有能力履行附带民事赔偿责任而不履行的,不得假释。而且对职务犯罪罪犯的假释,需要严格审查其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假释条件,以确保假释制度的正确适用,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是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方式有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