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是什么
一、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是什么
涉案人在一次审判之后,若其罪行被发现存在遗漏之处,也就是说,先前的审查过程并未涉及到这些罪行或者没有对此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审理,那么就需要启动全新的司法流程来处理这个问题。原有的判决结果并不会因为这些新发现的罪行而自动发生变化,但是,将会针对这些漏罪进行独立的审理工作,根据新近发现的犯罪事实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重新对涉案人的罪行进行定罪量刑。如果最终的判决结果是将漏罪的处罚与原有的判决合并执行的话,那就有可能对整体的刑期或者执行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彰显了司法公正的原则,保证了所有涉嫌犯罪的行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法律评价,同时也可能会对被告人的刑罚状况产生实际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五十四条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由执行机关或者由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经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和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二、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严重吗
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案件在判决之后,会有新的证据和事实披露出来,揭示出原本未曾考虑到、或者是隐藏得比较深的罪行。这类情况通常被称为“漏罪”,指的是在先前的审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告人行径中的其他犯罪行为未能被及时发现和追究。这种情况无疑会对原判决的公正性以及完整性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相关,一旦发现漏罪,法院有权启动重审程序,就新发现的罪行进行独立裁判,而后再将其与先前已经作出的判决合并执行,由此可能导致罪犯的刑期有所增加或者刑法程度有所加重。漏罪的揭露和认定,无可辩驳地展现了法律制度所强调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它的存在以及运作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犯罪行为都能够接受法律的严格制裁,从而维系社会的公平以及正义的尊严。
三、判决前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在诉讼程序结束之前,倘若发现被告方存在尚未纳入的犯罪行为(即所谓的“漏罪”),司法机关理当按照相关法规及程序进行核实后,依法予以追诉处理。为确保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公正性以及案件处理结果的全面性,所有已被发现及提请追诉的漏罪均应该同已经起诉的罪行一同进行深入审理。审判中,法院将依据本案涉及的全部犯罪事实进行综合分析,依法作出裁决。法院可能对漏罪单独判罪并进行相应的刑罚处分,或者将其与原有合并处理,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
以上是关于判决后发现漏罪的后果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