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帮信罪和掩隐罪行为
一、什么是帮信罪和掩隐罪行为
首先,从刑罚轻重的衡量标准看,隐藏或隐瞒犯罪所得的不法行为所引发的法律惩戒明显超越了协助信息网络活动犯罪的惩罚力度。一般而言,在帮信罪的情况下,犯罪者面临的刑期大多在三年以下,然而,作为更高层次的犯罪行为,掩盖或隐瞒犯罪所得的案例中,若纠葛复杂且情节严重,则可能导致被告受处三年以上。由此可见,从这一层面考量,显而易见,掩盖或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所承受的刑罚深度更深远。其次,相较于协助信息网络活动罪来说,隐藏或隐瞒犯罪所得的不法行为更加容易被认定为触犯了刑事法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种犯罪行为自身具备更强的主动性以及更严重的犯罪后果,司法机构很可能会采用进一步的强制治理方式以打击此类犯罪。最后,毋庸置疑,无论涉及到哪种类型的犯罪行为的审判,都必须依据具体案件的现实状况作出合理评判。虽然依照的立法精神,隐藏或隐瞒犯罪所得的最重刑罚似乎要超过协助信息网络活动罪,但实际上,在具体的审判过程中,对于此类的确立仍然略带朦胧之处,所以并不能完全依据刑法的规定就得出最终的裁决结论,最终的判定结果需要依据被告人的行动表现来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帮信罪进拘留所会不会留案底
仅因涉及而产生的司法史册或记录并不存在。通常我们所提及的刑事案底,主要为经过法庭审理后,被判定为有罪的那些嫌疑人和被告的及其犯罪事实,另外还包括审判过程中的详细记录以及最终的裁决结果等等,这些内容都将被完整地收录进专门的历史档案之中。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拘留行为,实际上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剥夺他人物力自由的强制性手段,这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并非正式的刑事处罚手段,只能被视为侦察程序中的一项必要的强制措施,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案底”。真正意义上的刑事案底,只有当罪犯接受过正式的刑事处罚之后才可能出现。
三、主观不知情,客观提供了帮助算帮信
帮信罪构成要件如下:首先,从主观层面来说,行为人必须得具备明知他人正在进行犯罪活动而依然提供协助与支持的故意心理状态。其次,从客观角度来看,行为人必须实际采取了帮助犯罪的具体行为,例如提供作案工具、掩盖犯罪证据等等。再次,从犯罪结果的角度出发,行为人的协助行为必须对主犯的犯罪活动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效果。最后,从犯罪主体的角度考虑,行为人必须是对于犯罪行为有所了解且具有辨别能力的成年人,未成年人或对犯罪行为毫不知情者则无法构成帮信罪。综合上述四个要素,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识地提供帮助并不足以构成帮信罪,同时也不会因此面临刑事处罚。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帮信罪和掩隐罪行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