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漏罪
一、如何认定漏罪
漏罪的认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 时间界定。漏罪是指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这一时间段非常关键,它区分于等其他概念。
2. 罪行未被判决。这些罪行是之前审判时没有被发现而未被判决的。例如在之前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由于证据未被发现、罪犯隐瞒等原因,导致某一罪行没有进入判决范围。
3. 新发现的罪行属于犯罪行为。必须依据规定,明确该行为构成犯罪,具备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等犯罪构成要件。不能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认定为漏罪。
二、判决宣告以前发现漏罪如何处理
判决宣告以前发现漏罪的,应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是原则。先对新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然后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例如,某人因被判处5年,在判决宣告前又发现其还有未被判决。先对罪作出判决,假设判处有期徒刑3年。那么将罪的5年刑期和盗窃罪的3年刑期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来确定最终执行的刑期,同时之前抢劫罪已经执行的刑期会在最终刑期计算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评价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同款罪如何认定漏罪
漏罪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一)从犯罪事实角度
1. 首先要确定该犯罪事实发生在之前判决宣告之前。如果犯罪行为是在之前判决宣告后实施的,那就不属于漏罪范畴,而是新的犯罪。
2. 该犯罪事实必须未经审判。若已经被司法机关知晓并进行了审判处理,就不存在漏罪问题。
(二)从证据角度
1. 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证据应当合法取得并且达到相应的证明标准,能够清晰、明确地证实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等要素。
2. 证据之间应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保认定的漏罪是准确无误的。
(三)从角度
漏罪与之前所判之罪为同种罪名时,在认定上也要遵循以上原则,不能因为是同种罪就放松证据要求或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标准。同种漏罪的认定同样关系到刑罚的准确适用,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维护司法的权威性。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漏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