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取得被害人谅解书有用吗?
一、帮信罪取得被害人谅解书有用吗
在帮信罪案件中,取得被害人谅解书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从量刑角度看,谅解书可作为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被害人对被告人的态度。若被告人取得了被害人谅解,表明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被害人的损失或得到了被害人的宽恕,这反映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有所降低。例如,在一些情节相对轻微的帮信罪案件中,存在因取得被害人谅解而在量刑时被从轻处罚,甚至适用缓刑的情况。
从司法实践角度,谅解书有助于司法机关全面评估案件情况。它体现了被告人积极解决问题、弥补过错的态度,说明被告人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不过,谅解书并非能完全左右案件的走向和最终判决结果。帮信罪的定罪量刑还是要依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总之,取得被害人谅解书对帮信罪被告人而言是有利因素,但不能忽视案件本身的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定。
二、大学生犯帮信罪检察院会考虑吗
在处理大学生涉嫌帮信罪案件时,检察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从主体因素看,大学生往往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社会阅历较浅,可能在未充分意识到行为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实施了帮信行为。若能证明其是受他人诱导、欺骗,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检察院会将此作为重要考量点。
从案件事实和证据方面,检察院会严格审查大学生参与帮信罪的具体行为方式、参与程度、造成的危害后果等。例如,其帮助行为是处于从属地位,所起作用较小,且所涉资金流水、被害人损失等情节相对轻微,这些都可能影响检察院的判断。
从认罪认罚态度来看,若大学生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配合调查,主动退赃退赔,展现出较好的悔罪表现,检察院一般也会在量刑建议等方面有所体现。
另外,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背景等因素虽不是核心定罪要素,但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检察院基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决定是否起诉、提出何种量刑建议时,会全面权衡各方面因素,做出公正且合理的处理决定。
三、帮信罪超过37天还可以取保吗
帮信罪即,超过37天仍有可能。
37天通常是的最长时限,若超过该期限,意味着案件可能已进入程序。不过,逮捕并不绝对排除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从法律规定来看,只要、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便可以申请。这些条件包括可能判处、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对于帮信罪案件,若在超过37天后,经审查符合上述条件,比如嫌疑人身体存在严重疾病需要就医、案件证据发生变化使其社会危险性降低等情况,依然能够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由办案机关综合审查后决定是否准许。
以上是关于帮信罪取得被害人谅解书有用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