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拘役可以一直不收监吗
一、法院判拘役可以一直不收监吗
对于那些被依法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执行机关应由公安机关就地负责执行,而执行部门也必须要尽快将这些罪犯收抑入狱,同时也要通知他们的家人。
一般情况下,拘役的收监时间不能延迟,然而,被判拘役的罪犯仍然享有探望亲人以及参与劳动的权利。
当拘役的执行期结束后,公安机关应该向罪犯发放释放证明书。
拘役作为我国总则中规定的五种主要刑罚方式之一,是一种短期内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在其附近的拘留所、看守所或其他监管场所进行执行的刑罚手段。
拘役的期限通常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若,则最长不超过1年。
拘役的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判决执行前已经被的,那么每一天的羁押都可折算成一天的刑期。
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到两天,若是参加了劳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予一定的报酬。
拘役不仅是一种刑罚方式,更是对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严厉的刑事制裁,会留下案底。
所谓“案底”,即刑事犯罪记录,这类犯罪记录通常保存在公安部门,且终身存在,无法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二、与拘役的主要区别
1.所适用的犯罪类型不尽相同有期徒刑适用于严重性程度高低不同的各类犯罪;然而,拘役仅适用于那些情节较为轻微的犯罪行为。
2.执行场所各异有期徒刑的执行地主要在监狱或者其他类似于监狱的改造地点;而拘役方式则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就近实施。
3.刑期长短及变化范围有所差异有期徒刑的刑期跨度较大,既有6个月以上的长期判处,也有长达15年以下的短期判定;拘役相较之下,其刑期较短,通常在6个月以内,且其变化范围相对较窄。
4.待遇方面存在显著区别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具备劳动能力,均需参与无偿劳动并接受改造;而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每个月可享有一到两天的假期,若参与劳动,还可获得适当的报酬。
5.法律后果上的差异明显被判拘役的罪犯,在服刑期满之后再次犯罪的,将不再作为进行处理;但对于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来说,如果他们在刑满出狱或者获赦后再度犯罪,需要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额度刑罚的话,那么他们将构成累犯,并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三、被拘役后多久法院下执行令
在人民法院对某个判处了拘役之后,如果人家自己不打算提起上诉的话,那么理应由原来作出这个判决的法院在判决结果正式生效以后的十天之内把接下来关于拘役的相关法律文件发送给公安部门去执行相应的惩罚。
首先说第一种情况吧,假如这个被告人对法院给他的拘役判决不服气,想要上诉,那他一审的拘役判决就还没真正生效,这时候他要么就是还没被公安机关带走接受惩罚,要么就是已经被关进看守所里头了。
这种情况下,拘役的刑期可不能从现在就开始算,得等二审的判决结果出来并且正式生效之后,才能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
而且啊,如果他在等待二审判决期间已经被公安机关先关起来了,那这一天也可以算作刑期的一部分。
再来说说拘役这个刑罚吧,它其实是刑法里面的一种主要刑罚方式,简单地说就是短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然后把他们放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进行强制性的劳动改造。
至于拘役的期限,通常都是一个月到六个月之间,如果是犯了好几条的话,最多也只能让你坐满一年的牢。
以上是关于法院判拘役可以一直不收监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