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拘役收监吗
一、法院判拘役收监吗
当法院作出判决宣告拘役,并且未有采取暂缓实施监禁措施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将会被送往监狱实行正式监管。
一旦人民法院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那么便会执行收监程序。
在现行的规范中,对于拘役这一刑罚,其期限设定在一个月至六个月之间,而在多重处罚的情境下,最高刑期不得超过一年。
被依法判处拘役刑罚的罪犯,将交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直接予以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申请再审案件立案程序的规定》第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申请再审期间为人民法院向当事人送达裁判文书之日起至再审申请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之日止。
申请再审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再审申请人对2015年5月1日实施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三条
规定的2年确定申请再审的期间,但该期间在2015年10月31日尚未届满的,截止至2015年10月31日。
二、法院判拘役是实刑吗6
在我过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未存在“实刑”这一特定概念,此乃民间习惯性的称谓。
通常情况下,所谓的“实刑”特指需在监狱等场所内进行实际服刑的刑罚。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而言,他们必须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监狱或者其他看守所内接受刑罚执行,因此,拘役无疑属于实刑范畴。
拘役作为一种实刑,其本质在于要求罪犯在监狱等场所内进行实际服刑。
根据相关,拘役的期限通常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三、法院判拘役是实行吗
司法机关裁定确定的拘役处罚制度,实质上代表着罪犯需在指定场所度过其刑期的相关法律程序。
相较于而言,拘役并不存在暂缓服刑的可能性,一经裁定便需在判决生效之后开始执行,除非存在十分特殊且不可抗力的情节才得以例外。
通常情况下,实施拘役刑罚的地点是由看守所承担,刑期上限不超过六个月。
在拘役期间内,罪犯将失去大部分人身自由,直至刑期满而获得释放。
以上是关于法院判拘役收监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