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融资租赁合同
融资租赁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
从主体方面来看,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出卖人。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
从合同目的来讲,承租人主要是为了融通资金并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收益权。出租人则是通过收取租金来获取收益并收回购买租赁物的成本。
在合同内容上,它包含租赁物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在权利义务关系方面,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但在租赁期间,承租人享有对租赁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承租人需妥善保管、使用租赁物并按约定支付租金,未经出租人同意不得擅自转租等。同时,出卖人需按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交付符合要求的租赁物。
融资租赁合同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企业设备更新、资金融通等有着积极意义。
二、没有租赁合同备案吗
租赁合同备案不是租赁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在我国,即使未进行租赁合同备案,租赁合同在符合法定的成立与生效条件时,依然是合法有效的。
不过,租赁合同备案有一定的意义。其一,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备案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市场的动态信息,便于进行宏观管理与调控。其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涉及到承租人的居住权益保障或者享受相关政策优惠时,可能会要求租赁合同已备案。例如某些城市的承租人子女入学政策中,会规定用于居住的租赁房屋需有备案的租赁合同。但是,未备案并不直接影响租赁合同本身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效力。
三、租赁合同要写哪些内容
租赁合同通常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当事人信息:明确出租方和承租方的姓名或名称、联系方式、地址等基本信息。
2. 租赁物描述:详细描述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状态等。例如房屋租赁要说明房屋的具体地址、面积、户型等。
3. 租赁期限:明确租赁开始和结束的日期,以及续租的相关规定。
4. 租金及支付方式:确定租金的金额、支付周期(如月付、季付等)、支付方式(如现金、转账等),是否有押金及押金金额等。
5. 租赁物的维修与保养:规定租赁期间租赁物的维修责任由哪一方承担。
6. 违约责任:列出双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如承租方逾期支付租金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出租方未按约定提供租赁物的责任等。
7. 条款:约定在何种情况下双方可以。
8. 争议解决方式:如约定通过或诉讼解决双方可能出现的争议。
以上是关于怎样理解融资租赁合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合飞律师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