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婚假多久?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大
“晚婚晚育婚假多久”问题不少网友在咨询,下面法助手小编整理了一些法律知识与大家参考,另外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大可能也一知半解,接下来随着步伐一起来进一步了解一番吧。
晚婚晚育婚假多久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符合结婚年龄的(男22周岁,女20周岁)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不在另外给予假期,依然是3天。
女职工若顺产生育单胎,可享有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难产者增加15天产假;;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生育,其工资或者生育津贴以及生育的医疗费用,所在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大
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对晚婚的年龄是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只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是鼓励年轻人晚婚,一般情况下大众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都为晚婚,其实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是不相同的,它是鼓励性大于强制性质,晚婚年龄的概念很简单,只要比法定年龄日期晚的都是晚婚。
婚姻法中关于婚龄的相关内容,它不是必须要结婚的年龄,也不是最佳适合婚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它其实是划分非法与合法婚姻的一个年龄界限,只有男女双方达到了法定婚龄才可以结婚,否则就是违法。法定婚龄其实不妨碍男女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推迟结婚时间,为更好贯彻计划生育的政策,国家原则上鼓励晚婚晚育,并且很多企业以享受优惠政策的婚龄代替法定婚龄,法律是倡导晚婚,但不是强制晚婚。
晚婚晚育假是多少天
目前没有晚婚晚育增加产假的规定。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删除了晚婚晚育增加产假的规定,改为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妇可以获得延长产假的报酬和其他福利待遇。但是,该法并没有定如何延长,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能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各地的规定还没有公布。女职工合法生育的,只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7条规定的98天产假。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假;难产的,产假增加15天;生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产假增加15天。女职工怀孕4个月以下流产,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享受42天产假。
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