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租赁人员在公租房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怎么办
一、租赁人员在公租房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怎么办
在进行事务时,出租方负有维护社会治安之责,若发现存在违反或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者,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相关调查处理。
然而在实践中,房屋租赁中介机构通常仅负责提供,对于租户的其他行为并不承担过多责任。
随着现代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部分中介机构的权力逐渐扩大,甚至已经开始直接参与签订租赁合同等环节。
在涉及房屋租赁纠纷的案件中,中介公司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
第七条房屋出租人的治安责任:
(一)不准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承租人;
(二)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带领其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并办理;
(三)对承租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地、职业或者主要经济来源、服务处所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向公安派出所备案;
(四)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五)对出租的房屋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安全;
(六)房屋停止租赁的,应当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手续;
(七)房屋出租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代理人管理出租房屋的,代理人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二、群租房报警有用吗
对于小区中存在的群租房现象,您有权选择向警方报告此情况。
所谓群租房,便是指业主对住宅进行改造,例如通过更改房屋结构以及平面布局等方式,将原来的单间分割成数个小空间,再按照每一间或者每一个床位的形式进行出租。
这些住户通常具有人数众多、人员复杂、流动性较大且消防措施缺乏保障等特点,从而给住宅区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所述,群租房中的人均居住面积如若低于12平方米,便可视为非法出租行为,此时您可以选择向警方报案以寻求解决方案。
此外,您也可以尝试联系所在地区的居委会或者社区及街道处,请求他们协助处理此事;倘若上述途径未能奏效,您还可以考虑邀请媒体介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动问题的解决;或者向当地人大代表提出申诉,以便向上一级部门反映并要求其采取整顿措施。
一旦举报内容得到证实,出租方的管理者将会面临罚款的处罚,同时还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
假如您发现家附近的群租房并未履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那么您完全有权利通过举报的方式,使出租方的管理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