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罪量刑标准
一、拒不执行罪量刑标准
拒不执行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量刑标准如下:
1.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或者。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通常包括以下情形,如在判决、裁定生效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处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导致他人重大损失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
此外,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拒不执行罪的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被执行人的主观故意、执行标的额、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怎么取证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取证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收集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其身份、财产状况、收入来源等,通过查询工商登记、银行账户、房产登记等渠道获取证据。其次,获取执行文书,如判决书、裁定书等,以明确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再者,收集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的证据,比如发现其有高消费行为、转移财产、隐匿财产等迹象,可通过监控、调查等方式固定证据。同时,要获取法院采取措施的相关记录,如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文书及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以证明执行工作的开展情况。此外,证言也很重要,如有知情人目睹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行为,应及时收集其证言。最后,还可以通过对被执行人的通讯记录、社交活动等进行调查,寻找其拒不执行的线索和证据。总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渠道,全面、准确地收集证据,以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为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有力支持。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例如,被执行人故意隐瞒、转移财产,导致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涉及的财产数额达到一定标准,通常在一万元以上。
其二,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司法权威造成了损害。
其三,具有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比如,多次拒绝执行判决、裁定,或者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诽谤、诬陷等行为,妨碍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形,且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才可能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从而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拒不执行罪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