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共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一、诈骗罪的共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诈骗罪的共犯与帮助犯,我们理应明确区分这两者各自扮演的犯罪角色及其关键差异。
首先,关于诈骗罪的共犯要求涉案人员在两名或两人以上,他们需共同实施完整的诈骗行为;其次,每一名共犯者,不论其所担当的具体职责如何,皆应对整个诈骗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他们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犯罪意图以及协同行动的事实;最后,每一位共犯者均能从该次诈骗活动中直接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
帮助犯的定义则相对简单明了,即在他人实施诈骗行为过程中,为其提供必要的协助,但并不直接参与到诈骗行为的实施环节之中,例如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作案场地、提供作案工具,甚至教授犯罪技巧等等。
帮助犯在诈骗行为的完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辅助方面,他们可能并未直接从诈骗行为中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即使获取了利益,也远不及直接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所得之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怎样报警才能立案,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倘若受骗者察觉自身陷入了欺诈行为之中,应尽早向警方发起报道,同时务必向其提供详尽而有力的证据。
依照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接收到报案的公安机关须立即对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与审核,若经核实存在犯罪事实并且具有可追责程度,则应当正式立案进行侦查;反之,若查无犯罪事实抑或犯罪事实极为轻微且无需追究刑事责任,则依法不予立案。
公民在向公安机关报案时,应尽量提供详实、精确的信息以及相关证据,以协助公安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是否构成犯罪并据此决定是否立案。
报案乃是追究犯罪分子法律责任的首要步骤,亦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手段。
以上是诈骗罪的共犯和帮助犯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米律来源链接:https://www.237fa.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