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诈骗罪如何认定
一、请问如何认定
主体要素
(1)此罪行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指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然仅局限于国有、集体或私人的不法财产,而绝非通过欺诈手段获取任何非法利益;
(3)其具体的对象范围,则必须排除金融机构的合法业务范畴。
客观要素
(1)此罪行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欺骗方法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首要条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欺骗性的行为过程;而从形式上看,这类行为可以归结两种类型,一种是虚假陈述事实的行为,另一种是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
然而,这两种行为的核心本质其实均在于使受害人陷入错误认知的境地;
(3)其次,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导致了对方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认知;这并非单纯因为对方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误,而是由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直接引发的后果;
(4)再次,确立诈骗罪的判定前提依据要求受害人在陷于错误的理解和认知之后需要对自己的财产权益进行处置;
(5)最后,当受害人基于错误的理解和认知对自身财产进行处置之后,行为人便可从中获取相应的财产收益,进而使得受害人的财产遭受损失。
根据我国《》第266条的相关规定,只有当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时,才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如何认定犯罪记录证据
首先,我们需要着重分析的是被告在主观上是否怀揣着行使非法占有权的意图。
例如,若是被告劫取款项后逃逸或将所得赃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又或是进行肆意挥霍,那么无疑可以证明其在主观上存在非法占有之意。
其次,需要考察被告人是否实施了以虚假陈述和掩盖真相为手段的欺骗行为,且这些行为必须要使受害者在未经强制的情况下,自愿将财产交付给被告人。
最后,判断是否达到刑法规定的案件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全国各个地区对标准并不完全相同,普遍而言,诈骗罪起点金额在人民币3000至10000元不等。
然而,在市,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则设定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这也成为了构成诈骗罪的最低刑事责任起点。
以上是请问诈骗罪如何认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