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2024通常情况下离婚后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合飞律师4周前 (04-03)普法百科2

通常情况下离婚后费标准是多少

1、抚养费的计算方式

子女抚育费的标准,应该考虑以下3个方面:①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②子女的实际需要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标准

抚育费的标准一般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如果子女的数量在两个及以上的家庭,负担比例可以稍微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就是“月总收入”,并且可以申请对月总收入进行调查确认。

3、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标准

抚育费的标准可按照同一行业的年平均收入或当年的收入确定。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一般用《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作为依据。

4、存在特殊情况的抚养费标准

如私营企业主,应适当的考虑增加或减少标准抚养费;但主要还是以孩子所需费用的实际情况为标准。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抚养费这个是有支付标准的一般来说不得低于月总收入的20%,不得高于月总收入的50%,自己钱少的可以少给自己钱,多的可以多给一些这个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合飞律师网相关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60651.html

2024通常情况下离婚后抚养费标准是多少的相关文章

什么情况下离婚不会分得财产(什么样情况下离婚不分财产)

1.离婚夫妻没有共同财产可分;2.夫妻双方已约定各自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离婚时不分割为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只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论其对财产收益的贡献大小,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什么样情况下离婚不分财产 同样不分割财产,不同的表述,代表的含义不一样,...

什么样情况下离婚不分财产(什么情况下离婚可以不分配财产)

1.离婚夫妻没有共同财产可分;2.夫妻双方已约定各自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离婚时不分割为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只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论其对财产收益的贡献大小,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什么情况下离婚可以不分财产 同样不分割财产,不同的表述,代表的含义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事故保险的理赔期限是多久?

通常情况下事故保险理赔期限事故发生三天内,存在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3年,通常情况下,交事故保险的理赔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限制,通常情况下从受到交事故人身伤害开始计算的诉讼时效3年时间,如果只存在财产损失纠纷,并不涉及人身伤害的形时,诉讼时效两年时间。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1...

通常情况下醉酒驾驶罚多少钱?醉驾5年了可以考驾驶证吗

一、关于通常情况下醉酒驾驶罚多少钱? 醉驾,罚款的数额1000-5000元不等,具体金额依照驾驶车辆不同而有所差别。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醉驾的被交警部门直接吊销,此外根据节大小还会被判刑。而且根据醉酒程度判定5-10年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通常情况下驾驶证没带扣分吗

一、通常情况下驾驶证没带扣分吗 1、如果开车没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公安机关交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罚款。 2、法律依据:《》 第九十五条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志、保险志,或者未随车携带、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管理...

执行判决失职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一、执行判决失职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1、执行判决失职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判5年以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执行判决失职,严重不负责任致使个人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法人或者单位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严格不负责,一年内对3起案件执行失职的等,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包庇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一、包庇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1、包庇罪既遂通常情况下判处三年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窝藏、包庇人的;次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窝藏、包庇罪行极其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

敲诈勒索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一、敲诈勒索罪既遂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1、行为人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的,通常情况下判处三年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