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抚养费每个月少给会怎么样解决

合飞律师3个月前 (04-03)普法百科4

一、抚养费每个月少给会怎么样解决

有时候,你真的没那么多钱给孩子当抚养费,但别担心,法律规定了几种特殊情况可以让你省点钱:

1、你的工资比以前少很多,而且怎么努力都没用;

2、如果你生病了,没法工作,也没钱,那抚养费就可以少交一些;

3、如果你因为犯法被关起来或者去劳教了,那抚养费也可以少给。

不过等你出来以后,还是要按照原来的约定或者的判决来给抚养费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二、父母不抚养孩子怎么起诉

若父母未能履行其抚养责任,当事人可持有效明文件、登记簿、以及相应副本等材料前往被告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子女未达法定成年年龄阶段,或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之际,如父母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则被抚养人有权要求双亲支付抚养费用。

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定之后,如父母仍然未能按期支付抚养费用,被抚养人便可在此后的两年内,向作出判决的同一法院提出申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59602.html

抚养费每个月少给会怎么样解决的相关文章

网商贷逾期3000多可以每个月只还300吗(网商贷逾期3000元,给会网商贷逾期3000元给会诰)

网商贷款逾期超过3000元有什后果?网商贷款逾期3000多元,被起诉吗?了银行逾期结算、法律风险等相关信息。 95%的网贷不被起诉。当银行提起诉讼时,他们只选择起诉的人。没有完整的规则可供参考。几率大约相当于中奖500万。 网上商户贷款逾期需要多长时间才被起诉?后果是什?95%的...

抚养费个月给会怎样解决

一、抚养费个月给会怎样解决 如果一方一个月未支付抚养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协商沟通 首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沟通。了未支付抚养费的原因,可能是对方经济暂时出现困难或者是疏忽忘记支付。通过友好协商,提醒对方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并且可以约定一尽快支付的时间。 (二)寻求调...

孩子在哺乳期离婚抚养费每个月给以及哪些情况下抚养费应该增加

  一、孩子在哺乳期离婚抚养费每个月给   孩子在哺乳期费每个月给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和教育的一部或全部。负担用的多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有固定收入的,一般可按其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付。负...

协议离婚抚养费给会怎样解决

一、协议离婚抚养费给会怎样解决 若协议离婚后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协商解决。直接与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进行沟通交流,晓之以理,明确告知其支付抚养费是法定的义务,要求其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履行支付义务,这种方式相对温和,若对方能认识到错误,主动支付,可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

决抚养费给会怎样解决

一、判决费给会怎样解决 若在离婚之后,其中一方未能按照法院所作出的关于抚养费用支付的判履行相应义务,另一方有权采取如下必要的行动:向当地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 依据已生效的法律文书,直接向相关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的请求。 法院将有条理地展开执行程序,这当中可能涵盖了,但不仅限于冻结被执行人...

抚养费不按时间规定给会怎样解决

一、抚养费不按时间规定给会怎样解决 如果抚养费不按时间规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协商沟通 可以先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沟通,提醒对方其应尽的抚养义务和按时支付抚养费的重要性,也许对方是由于疏忽或者临时经济困难等原因未能按时支付,通过友好协商可能促使对方尽快支付。 (二)寻求调 如...

抚养费给会怎样解决

一、抚养费给会怎样解决 若面对另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用的情形,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合法且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首要途径便是双方进行深入诚恳的协商,努力就抚养费支付事宜达成共识并签署相应的协议。 倘若协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那便可以选择向有管辖权的提起诉讼,请求对方严格履行支付抚养费的法定义务。 在这...

每个月少给少抚养费

在当今社,的问题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那些面临变化的人来说。究竟每个月少给少费,这并不是一简单能一概而论的数字,而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一、每个月少给少抚养费 抚养费的数额没有一固定的最低标准,而是要综合考虑多方面。首先,子女的实际需求是一重要因素。孩子的年龄、健康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