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执行负责人有什么法律风险(违反合同义务瑕疵履行)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一般行纪合同风险谁承担,行纪人的法律义务是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目录一览:
- 1、
- 2、
一般行纪合同风险谁承担
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含对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实践,行纪人在行纪合同中主要在下列情况下承担违约责任:
1、从事行纪活动的费用依法由行纪人负担,而委托人垫付的,行纪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及其利息,或者相应减少报酬。
2、行纪人占有购进或销售的物品,因保管不善造成灭失、毁损、缺少、变质、污染,应当对委托人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买入行纪中,包括行纪人以自己费用再购进委托人所要求的委托物);
行纪人对购进或销售的物品占有期内,发生第三人侵害时,应当承担责任,赔偿委托人的实际损失。
3、卖出的委托物由委托人交付给行纪人时有瑕疵或者容易腐烂、变质,行纪人未经委托人同意而擅自处分该物,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当在其损失范围内负责赔偿;
和委托人不能及时取得联系的,行纪人没有合理处分该物,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行纪人未按照委托人委托指示办理行纪事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行纪人代购的物品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买入价,又未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委托人有权拒收该物品,或者由行纪人自己补足其差价;
如果行纪人未经委托人同意,以低于合同规定价格销售委托物,应当由行纪人赔偿委托人的实际损失(补偿其差额)。
5、行纪人擅自转委托的,应当对接受该委托事务的第三人行为承担责任,第三人造成委托人损失的,行纪人应负责赔偿。
6、行纪人对于购进物品存在的瑕疵,应当承担责任。
委托人有权拒绝接受该物品,并可要求行纪人继续履行行纪合同或者赔偿损失。
7、行纪人未按合同规定,将购入的物品或者代销的价金及时交给委托人,应向委托人承担违约责任;
行纪人在办理委托事务过程中,对于所增加的收入部分,未履行交付委托人的义务时,应承担违约责任。
除应补足不交或少交的部分外,还应当按未交付部分的总金额,偿付委托人延期交付委托物或者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8、行纪人对于自己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负有直接履行的责任,若因行纪人自己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行纪人除自己向第三人承担责任外,造成委托人损失的,应赔偿委托人实际的经济损失。
如果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行纪人应当向委托人履行第三人的义务;
因此致使委托人受到损害的,行纪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在第三人违约的情况下,行纪人承担责任后,可再向第三人主张权利。
不过,因委托人的过错致使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该不能履行时,委托人应当自负后果。
9、行纪人在行纪活动中因自己过错造成委托人其他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行纪人支付的违约金比例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但违约金数额不能超过委托事务的价值总额。
此外,行纪人在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应依约定相应减少或者免除报酬。
合同到期直接走人,可以吗
是可以直接走人的。
理由如下:
1、合同到期即法定终止。
表明从这一刻起,已经与公司没有合同关系了,所以不再受公司的约束,自然可以立即走人。
2、公司存在合同管理问题,可以不承担任何义务的走人。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需要在合同到期前的30天书面通知合同到期事宜以及是否决定续签的意向,但公司没有这么做,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现在合同已经到期了,也就是合同法定终止,表明跟公司已经没有关系了,只需要立即办理离职手续就可。
如果公司不给办理离职手续或者要求延长一定的期限再办理离职手续,都是非法要求,可以直接拒绝并且向劳动部门投诉。
对于以上内容希望可以给到大家参考。虽然现在法律行业律师有很多,但是大家在选择律师时,还是要仔细考量,尽量选择口碑、专业性强的律师进行委托,做到真正的省心省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