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合飞律师4周前 (04-02)普法百科2

一、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1、行为人构成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谓“引诱”,是指以金钱、物质及其他利益诱导、拉拢原本没有意愿吸毒的人吸食、注射的行为。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二、判几年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量刑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容留他人吸毒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549274.html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的相关文章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一、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会怎样判 1、行为构成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的,无自首立功等减轻罚情形的,判得重。犯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 引诱、教唆、欺骗...

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一、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1、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可以追究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罪被判过,又犯本的,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容留他人吸毒罪标准规定2023(容留他人吸毒罪标准关于司法解释)_重复

问:向他人提供品 和吸毒场所 这是犯吗? 答:一定是的。 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例如 近日,福建省泰宁县民法院审结一起涉案件,认定肖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他被判处一年徒并处罚金。 于2004年5月27日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一年。经审理...

容留他人吸毒罪标准规定2023(容留他人吸毒罪标准关于司法解释)

问:向他人提供品 和吸毒场所 这是犯吗? 答:一定是的。 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例如 近日,福建省泰宁县民法院审结一起涉案件,认定肖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他被判处一年徒并处罚金。 于2004年5月27日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一年。经审理...

一般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是怎处罚的

一、一般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是怎处罚的 1、引诱他人吸毒罪构成既遂的判规定是:一般犯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引诱未成年人吸毒的,应当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幅度

一、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幅度 1、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幅度: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引诱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品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要怎

一、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要怎 1、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注射品的,从重处罚。多次引诱他人吸毒或者引诱他人吸毒使他人形成瘾的等,加重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 引诱、教唆、欺骗...

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

一、新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判 1、新引诱他人吸毒罪既遂应这样判:行为人引诱他人吸食、注射品的,构成引诱他人吸毒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并处罚金。引诱未成年人吸食、注射品的,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