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范围如何规定
一、不可抗力的范围如何规定
1、不可抗力的范围一般规定为以下几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政府行为,它是指当事人的合同订立以后,政府颁布新的法律、政策、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不可抗力因素是否能作为的因素
遇不可抗力因素合同不是自行终止的,但可以请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
3、债务相互抵销;
4、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米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